桉櫟木
拉丁學名:Eucalyptus robusta Smith
別稱:白柴油樹(泰國)、莽樹(南澳)、有加利(尤加利)
綱:雙子葉植物綱
目:桃金娘目
科:桃金娘科Myrtaceae
屬:桉櫟屬
分布區域:澳洲大陸,部分生長于新幾內亞島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群島、泰國、老撾、越南和中國云南、廣西、四川等東南亞一帶。
桉櫟樹(Eucalyptus robusta Smith)又稱尤加利樹,是桃金娘科桉櫟屬植物的統稱。常綠高大矮小不均喬木,約六百余種。 常綠植物,一年內有周期性的枯葉脫落的現象,部分品種是高大喬木,部分是小喬木,呈灌木狀的很多。
樹冠形狀有尖塔形、多枝形和垂枝形等。單葉,全緣,革質,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。葉子可分為幼態葉、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,多數品種的葉子對生,較小,心臟形或闊披針形。原產地主要在東南亞和澳洲大陸,有藥用、經濟等多種價值。
密蔭大喬木,高1-20米;樹皮宿存,深褐色,厚2厘米,稍軟松,有不規則斜裂溝;嫩枝有棱。
幼態葉對生,葉片厚革質,卵形,長11厘米,寬達7厘米,有柄;成熟葉卵狀披針形,厚革質,不等側,長8-17厘米,寬3-7厘米,側脈多而明顯,以80度開角緩斜走向邊緣,兩面均有腺點,邊脈離邊緣1-1.5毫米;葉柄長1.5-2.5厘米。
傘形花序粗大,有花4-8朵,總梗壓扁,長2.5厘米以內;花梗短、長不過4毫米,有時較長,粗而扁平;花蕾長1.4 -2厘米,寬7-10毫米;蒴管半球形或倒圓錐形,長7-9毫米,寬6-8毫米;帽狀體約與萼管同長,先端收縮成喙;雄蕊長1-1.2厘米,花藥橢圓形,縱裂。
蒴果卵狀壺形,長1-1.5厘米,上半部略收縮,蒴口稍擴大,果瓣3-4,深藏于萼管內;ㄆ4-9月。
桉櫟樹原產地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大陸,少部分生長于鄰近的新幾內亞島、印度尼西亞、泰國、老撾、越南以及菲律賓群島等東南亞一帶。在中國的廣西、云南和四川等地有一定數量的分布。
桉櫟樹種類多、適應性強、用途廣。它的生長環境很廣,從熱帶到溫帶,有耐﹣18℃的二色桉櫟、岡尼桉櫟及耐﹣22℃的雪桉櫟。從濱海到內地,從平原到高山(海拔2000m),年降水量250-4000mm的地區都可生長。其體形變化也大,包括世界罕見的樹高百米的大樹,也有矮小并多干叢生的灌木,還有一些既耐干旱又耐水淹的樹種。
桉櫟樹木材大多即重且較堅硬,抗腐能力強,可用于建筑、枕木、礦柱、樁木、家具、火柴、農具、電桿、圍欄以及碳材等。
本文關鍵字:桉櫟
詞條信息
- 發布時間:2018/6/25 9:25:31
- 更新時間:2018/6/25 10:17:22
- 點擊:86348 次